(资料图片)
刚看完流浪地球2,我只想说我的心情是激动的,且是从始至终的激动。这是一个将希望具像化的世界,活着,且无论什么形式的活着是我所感受到的电影的表达,而且让我意外的还不是跨越式的电影观感的变化,而是在科幻电影中缺失的世界性的话语权。以往的科幻电影,至少在大部分以欧洲和北美为主的电影中,他们的文化霸权一度让人以为世界未来的畅想与科学幻想只有那个模样的,但是流浪地球2的诞生不只是踢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同时也是向世界科幻电影的一种挑战,是我们价值观的又一次输出。
三小时左右的观影时间,无论是前后的危机大战,还是中段的大量文戏对于角色的铺垫,都是让人目不暇接的,整体的节奏是快的,但是所要吐露的情感和人物的动机是环环相扣的,并且始终是可以调动个人情感的,父女情,师生情,爱情,家国球等等情怀既真挚又能推动剧情的发展,是服务于整个故事的展现的。无论是刘德华和宁理之间克制但是默默互助的情感,还是沙溢与吴京之间的外放的关心和牺牲,都是让人物进步且生动的催化剂。同样的里面对于吴京和王智之间爱情的描写在推动本剧的同时也是为流浪地球1的一种补足,所有情感与牺牲的累加,使得流浪地球1中的点火牺牲变得不仅仅只是父亲对于孩子的热爱,更是一种关乎家庭以及世界未来希望的传承,而这种传承又恰恰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家国天下的一种情怀和浪漫,是只属于我们的浪漫。
当然电影中除开这样伟大的牺牲,还有的是我们宽仁大度的文化体现。在移山计划的初期实验验证中,我们没有所谓计较得失,而是站在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之上去看待问题。而对于联网时我们仍旧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之前的质疑,李雪健老师又表达出国人在责任与困难面前的坚毅,任务一定会完成,希望一定会到来。
当然除了这些大而全的东西之外,电影中的很多”小“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门“这个机器人一开始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来设计啦?为什么不是类人的呐?结果在电影中我逐渐体会到,它的使命是始终为故事服务的,无论是作为门检系统在第一幕的太空电梯危机中,还是在结尾刘德华与宁理的联网小队中都是一个合乎情理又不可或缺的设计。同时对于观众这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非人形的机器形态,因为我们的生活中这是极为常见的,也是我们极其容易带入想象的一个形态。很多东西的科幻设定和属性也没有感觉像有的言论中说的一样,需要一定的门槛,因为电影中的很多设定和科幻的视觉设计其实都是容易接受的,毕竟不是学术会议,也就不会搞的像某些电影一样装逼了。
最后还想说说“反派”这个事情,为什么啦?因为电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反派,其实和第一部一样,无论是“数字派”还是而后的“Moss”所探讨和坚定的只是另一个选择,而电影中呈现的暴力和恐怖恰恰是那些以此为矛,而不安好心的“恐怖分子”,而他们又并不是积极的解决问题,只是通过单一的暴力手段搞破坏,而这种破坏不是在帮助人们做出选择,而是破坏人们的选择,这可能也是所谓“自由”走向恐怖化,纳粹化的结果。
总之这是一部后劲十足的电影,震撼的视听,“亲切的故事”,它会是一个中国电影工业历史的传奇,也许几十年后,有那么一位夺得世界声誉的科幻电影导演在别人问起他是被什么所打动,从而走上科幻电影这条路上的时候,他可以自信满满的说,是一部来自中国的科幻电影,他叫《流浪地球》系列,他的导演名叫郭帆······
PS:哦,对了,补充一下,那个空战部分,就要看看是不是后有来者了。